桑白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CP双皮奥义,桑白皮与地骨皮云南中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www.csjkc.com/xjsb/423.html

作者:李松梅(医院药学部)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医学术界,每种药材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效用,而将几种药材搭配起来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桑白皮和地骨皮的配伍。

桑白皮

桑白皮就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分布于全国各地。入药部位就是根皮了。味甘、辛,性寒。归肺、脾经。可以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其实桑白皮还有很多的功效,比如说在月经期间,上火了,又不想在月经期间吃药,这时候可以吃一些桑白皮,把它熬成水之后,当水喝下去,可以有效去除上火症状。

桑白皮说白了就是桑根白皮,取一块桑树根,然后将它外面的黄皮去掉而剩下的那块白皮。一般生长时间越长的老桑树效果就越好,桑白皮水煎喝了可以消肿,用它洗头就可以去掉头皮屑,阻止脱发产生。如果是脱发,可以将四两左右桑白皮放入克水中煎煮三十分钟,里面放上两勺醋,水开后放置温度正好时洗发,每天洗一次,可以选择晚上洗发,当时不要用清水冲洗,第二天用清水洗发一次可以洗去醋味,从事一天的工作,晚上回来再洗,连续洗一个星期左右即可。

如果头皮屑比较严重,可以将四两左右桑白皮放入克水中煮三十分钟,不用放醋,然后放到温度不烫头皮的时候浸发洗发,每天洗一次,一般连续一星期。

在用桑白皮洗发的过程中,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期间不用洗发水,也不吃特别油腻的东西,保持好的心态和作息,就能够让桑白皮发挥最好的效果。

还有很多的准妈妈在怀孕的期间都会出现高血压的症状,但是不能吃降压药,因为对孩子有影响,这时候可以用桑白皮把它煮成水当水喝,能有效改善怀孕期间高血压的症状。

地骨皮

地骨皮大家听着耳生,但要是提起它的别名你就会说:“哦,原来是它。”

地骨皮别名枸杞皮,也就是枸杞的根皮。性寒,味甘。归肺经、肝经、肾经。凉血除蒸、清肺降火。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地骨皮有治疗阴虚潮热的作用,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可以买一点地骨皮来煎服,有很好的效果,非常适合嘴巴干涩,疲乏劳累的人群。

对于家里面的儿童,由于肺热而导致的反复咳嗽,就可以食用地骨皮来减轻症状。由于一些人免疫力低下,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出现了肺热咳嗽可以使用地骨皮来食用。

一些人容易出现咳血的症状,可能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他们都可以使用地骨皮。当然,循环系统疾病、外伤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咳血,此时地骨皮就是比较好的药品了。

地骨皮治疗盗汗,这是它可以清虚热的功能决定的。地骨皮善于清肺热,所以肺热咳嗽的人,用它合适。地骨皮能够凉血,所以因为血热妄行而导致出血的人,可以用它来止血。当然,地骨皮可以用于治疗内热消渴(即糖尿病)。其实,地骨皮治疗消渴,在古代是有先例的,比如说《医心方》里面的枸杞汤,就是用地骨皮、石膏、小麦来配伍。《圣济总录》里面的地骨皮饮,就是用地骨皮和天花粉、芦根、麦冬来同用。

地骨皮有清热滋阴的作用,本为根,甘淡而寒,专入阴分,能够益阴泻火,因此是治疗消渴病的“尖兵”。另外,现代药理学对地骨皮的研究也发现,地骨皮水煎液给家兔灌胃,出现了显著的血糖下降。它对胰岛β细胞的形态结构损害,也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可见,地骨皮降血糖是千真万确了。

但是,地骨皮性味寒凉。所以外感风寒发热的人,脾胃虚寒容易腹泻人,不能用。而且和现代正规用药控制血糖相比,中药地骨皮降糖,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病情复杂的糖尿病人,需综合治疗,单用地骨皮未必适宜。

桑白皮和地骨皮的CP

中药泻白散

将地骨皮、桑白皮各(30克),炙甘草(3克),粳米(15克)四味药磨成或砸成碎粒,然后用毫升水煎煮,至剩下毫升药汤即可。饭前服用。一剂药煎两遍,将汤合在一起,一日内分两次服完。病愈立即停药。

为什么是研成碎粒,不是研成粉末;是汤剂,不是冲剂?

桑白皮是辛凉解表药,不能长时间煎服,否则会挥发失效。磨成碎粒,容易在短时间内将有效成分溶入水中。

制成粉末冲剂不是更能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吗?

不行,药量太大,如果是小孩子服用就很困难。

桑白皮、地骨皮合用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1.肺热咳嗽、气逆作喘、痰吐粘稠、身热口渴等症(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合并感染等均可选用);

2.风温咳嗽,午后发热,或低热不退者;

3.水肿,以面目肿甚、小便不利者;

4.肺痨(肺结核)干咳;

5.鼻衄。

常用量

桑白皮6-10克,地骨皮10-15克。

本文仅做科普,药品具体用法用量还请咨询身边的医生

知识延展

关于泻白散的故事

桑白皮、地骨皮配伍使用,出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据说,宋朝名医钱乙用黄土汤治好了太子的病后,得到了宋神宗的重用,成了太医局的局丞。这件事对太医们的震动很大。当时的太医,一般都是名医的后代,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不再努力进取,变得平庸了。他们得知钱乙出自寒门,很不服气。一天,一位高官的小儿子患了肺热症,邀请钱乙看病。一位太医说是要“讨教”,跟着钱乙去了。在此之前,几名医生给孩子用了大量的凉性药物,治了一个月不但无效而且更重了。钱乙诊病后,开了有厚朴、陈皮在内的一服药。跟来的太医就开始“讨教”了:“孩子明明是热症,怎么开温补药呢?”高官一听,也跟着“讨教”:“你这药方有误吧?”钱乙说:“先前的医生开的是大寒药物,凉过了头,伤了孩子的脾胃,结果旧病未除,又添新病。现在要先给孩子温补脾胃,等孩子能吃饭了,我再给他清肺热。”

孩子吃了几服药,胃口好转,能吃饭了,钱乙这才开始用自己研制的“泻白散”给孩子清除肺热。

钱乙治好了那位高官儿子的病后,许多太医信服了。以后随着他医治小儿疑难杂症的例数越多,名气也越大。但是,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人们都直奔钱乙而来,其他太医被冷落了。于是钱乙感到自己在太医局这个小范围内很孤立。此外,他是太医局负责人之一,大量行政事务缠身。渐渐地,他招架不住了。几年后,他“告病还乡”,回山东郓城去了。

责任编辑丨马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