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本年度第23个节气)
———————————
《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小山
节令时间
-01-:23:17
冬月(小)廿二
三侯情况
一侯,雁北乡。
二侯,鹊始巢。
三侯,雉始雏。
详细说明
小寒,太阳*经为°。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
冷气积久而寒,
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来了。
俗话说,“冷在三九”。
“三九”多在小寒节气内,
但这只是一般规律,少数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
节气详情
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腊月迎春中的一个节气。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
冬至是北半球太阳光斜射最厉害的时侯,那为什么最冷的节气不是冬至而是小寒到大寒呢?冬至过后,太阳光的直射点虽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直射点仍然位于南半球,我国大部地区白天的热量收入还是顶不住夜间向外放热的散失,所以温度就会继续降低,直到收入和放出的热量趋于相等为止。这类似于一天中最高温度不是出现在中午而是在下午2点左右的原因。
至于小寒和大寒节气哪个更冷?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历史资料统计表明:不同地点、不同年份情况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北方大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要低于小寒节气的平均最低气温;南方则反之。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五运六气
岁运:金运太过(太商)
司天:少阴君火
在泉:阳明燥金
客气(终之气):阳明燥金
主气(终之气):太阳寒水
———————————
所辖时间:
-11-22[小雪]
~
-01-20[大寒]
———————————
客主加临:
终之气,燥令行,余火内格,肿于上,
咳喘,甚则血溢。
寒气数举,则霿雾翳,病生皮腠,
内舍于胁,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地将易也。
———————————
气候特点:寒凉之气盛行,雾霾偏重。
易发疾病:人体容易感受寒凉而发生里寒疾病,容易出现咳嗽,甚至咳血吐血症状,应注意保暖,避免发生外感。
———————————
岁气主方:正阳汤。
白薇、元参、川芎、桑白皮、当归、白芍、旋覆花、炙甘草各一钱,生姜五片。
终之气,阳明加临太阳,主冬至前后各三十日有奇,民病肿于上,咳喘,甚则血溢,病生皮腠,内舍于心,下连少腹,而作寒中。加苏子。
———————————
岁运主方:牛膝木瓜汤
牛膝、木瓜各一,白芍、杜仲、枸杞子、松节、菟丝子、天麻各七分半,甘草五分,生姜二片,大枣二枚。
老*历
庚子年鼠年
冬月廿二
年1月5日
庚子年己丑月癸丑日
05
宜
开市交易
忌
嫁娶安床彭祖百忌
[癸不词讼理弱敌强
丑不冠带主不还乡]
节气当日黑*道
黑道
朱雀(凶星)
数九歌
节气当日:二九第7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释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p>
小寒,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
故云,
月半则大矣。
物候解释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
此时阳气已动,
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
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
雉在接近四九时,
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习俗活动
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河流域,
据说早年*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
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膏方滋补
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南京: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广东: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腊八粥
饮食上“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我国古人称“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认为吃粥可以延年益寿。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治虚寒”。
张耒的《粥记》中也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
中医养生
《*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下面介绍几个适合于小寒食用的食疗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克,*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等血虚及阳虚的人群。
羊肾红参粥:
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克,调料少许。将羊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胡桃仁饼
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克,白糖少许,将胡桃仁打为碎末,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适量,搅拌均匀,烙为薄饼食用。有补肾御寒、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软、畏寒怕冷、大便干结等肺肾两虚的人群。
另外,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段。此时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但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切不可盲目,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要讲究一下锻炼的方式和方法。
《*帝内经》中谈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所以小寒节气后,更要注意养肾。药食同源,食物补肾不可或缺。“中医认为药食同源。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食物有很多实际上也是中药,比如山药、枸杞、核桃、芝麻等。
中医养生还认为五谷可以补肾,历代养生家一直提倡健康的饮食,需要以“五谷为充,五果为养”,也就是说人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主食和蔬菜水果。
节气导引功
坐功:每日子、丑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互换,极力三五度,吐纳,叩齿,漱咽。
治病:荣卫气蕴,食即呕、胃脘痛、腹胀、哕、疟、饮发中满、食减、善噫、身体皆重、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疸、五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口干、怠惰嗜卧、抢心、心下痞、苦善饥、善味不嗜食。
节令饮食
一、山药木耳煲乌鸡
材料:乌鸡,山药,木耳,枸杞。
讲解:乌鸡不用多讲,历来是女性滋补身体的上选。加上了山药,更突出冬季进补的效果。从口味上来说,山药的柔润和牛肉的鲜美相得益彰,还能让汤汁乳白,鲜味柔和。从营养上讲,山药是健脾、除湿、补气、益肺最佳的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可逐渐恢复脾胃运化功能,使食物不再是蓄积体内形成脂肪,而是转化成营养精微,从而生成气血改善手脚冰凉消耗分解体内沉积的脂肪的作用,从根本上帮助女性彻底的健康瘦身,红润肌肤。加上少许木耳和枸杞,除增加营养的作用之外,木耳还可以起到清除油脂,体内垃圾的作用。当然,这也符合我国饮食注重色香味俱全的色。
二、双萝滋补汤
材料:牛蹄筋,白萝卜,胡萝卜。做法上牛蹄筋和牛肉略有不同那个,先焯水去除浮沫后捞出洗净然后上蒸锅蒸一个小时左右,待牛筋变得软糯时取出,切成1.5cm长的小段。再将牛蹄筋、白萝卜、胡萝卜放入锅(砂锅最好)中,烹入料酒,加适量盐、高汤、葱段,焖煮30分钟,出锅即可。
讲解:牛蹄筋性温,有调理脾胃,滋阴补肾,益气补虚,温中暖中的作用。蹄筋中还含在丰富的胶原蛋白,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并且不含胆固醇,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延缓皮肤的衰老的作用。白萝卜可以润肺去燥、调整胃肠机能促进消化,加快肠蠕动改善便秘,对很多疾病都有预防和改善的作用,特别适合冬季进补,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一点不假。
三、淮山枸杞子鲜菌猪尾汤
材料:山药、枸杞子、金针菇,猪尾或者牛尾。猪尾先切断焯水,去除浮沫,然后重新加水,加入生姜,桂皮,大料,葱段,大火煲沸后,改文火煲半个小时后加入山药,继续炖煮半个小时,然后加入焯过水的金针菇,洗净的枸杞子,约10分钟观火,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讲解:牛尾是非常好的补气、养血的食物,同时还具有强筋骨,健体态的作用。味道也可以说是牛肉中最好的。金针菇能有效地增强机体的生物活性,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有利于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对胃肠不好、血脂高,肥胖者非常适合。同时又加入了可以调理脾胃的山药,滋阴的枸杞子。
民间谚语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九里的雪,硬似铁。
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干灰喂,增一倍。
腊月栽桑桑不知。
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避免畜啃青,认真订奖惩。
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I声明信息:
本文相关素材选自网络,涉及内容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