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味ldquo凉痰rdquo的中 [复制链接]

1#

竹茹在《金匮要略》中又叫竹皮,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在一些文献里也叫竹二青,质地柔软,入药时卷成团用。四季皆可采收,以冬季为佳。常鲜用或晒干生用,或姜汁炒用。

一、竹茹的功效:

竹茹味甘,微寒。归肺、胃、胆经。功效能清化热痰,除烦止呕。尤善治胃热呕逆之证。

常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

《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本草逢原》:“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

《长沙药解》:“竹茹甘寒之性,善扫瘀浊而除呕哕,清金敛肺,更其所长。其诸主治,除吐衄,止崩漏,治膈噎,疗肺痿。”

《本草备要》:“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温气寒热,膈噎呕啘,吐血衄血,肺痿惊痫,崩中胎动。”

二、竹茹的配伍应用:

1.用于肺热咳嗽,咳痰*稠。竹茹有清化热痰之功。治热痰咳嗽,常配伍*芩、瓜蒌、桑白皮等药。

2.用于痰火内扰,心烦不安之证。竹茹尤善清热除烦。治胆火挟痰,犯肺扰心所致的胸闷痰多、心烦失眠、惊悸不安等证,常配伍陈皮、半夏、枳实、茯苓等,即温胆汤。

3.用于胃热呕吐。竹茹善清胃热,止胃热呕吐,最常配伍*连。治痰热互结,烦闷呕逆,常配伍*连、陈皮、半夏等,即*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若治胃虚有热而呕吐者,常配伍陈皮、生姜、人参等,即橘皮竹茹汤。

若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常配伍石膏、桂枝、甘草等,即竹皮大丸。

张锡纯言:“竹茹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且性凉而能降,故又能清肺利痰,宣通三焦水道下通膀胱,为通利小便之要药,与叶同功而其力尤胜于叶。”

三、竹茹的用法用量:

竹茹多入煎剂,少为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十余克。

入药有生用与炒用之分,生用偏于清化痰热,姜汁炒用则偏于止呕。

四、竹茹的应用注意:

竹茹性寒清热,故寒痰咳嗽、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均当忌服。

《本草汇言》:“诸病非因胃热切勿用。”

那它的具体功效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个,可以化解痰热咳嗽。

如果你这个人,肺里面有痰,郁久化热,痰变得稠、*、黏,甚至说喉咙里头都有痰声,痰有腥臭味,舌红苔*腻,这就是有痰热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及平素贪食肥甘厚味者,容易这样。这时候,可以用竹茹。恰如《药品化义》所说,它“专清痰热”。

怎么用呢?你可以用竹茹9克,配瓜蒌6克,放在一起,用水煎一下,水开以后,就喝这个水。竹茹清痰热,瓜蒌涤痰散结,两者配合是比较好的。

第二个,可以化解痰热失眠。

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痰热。这种痰热失眠的特点很鲜明,就是患者总感觉入睡困难,或入睡后噩梦纷纭,醒来后再难入睡,同时口苦、心烦、急躁,多感情志不遂,舌偏红、苔*腻。这个时候,可以用一点竹茹,来清热、化痰,宁神。

怎么用呢?中医在这方面是有一些成方可以选择的。但是比较复杂,咱们老百姓用起来不方便。我建议你,就用竹茹、茯苓各9克,陈皮6克,放在一起,研粗末,泡水代茶饮,或者水煎沸后服用。其中的茯苓能利水除湿,健脾宁心,陈皮可以理气,三者配合,痰湿化散,气机运转,可以辅助睡眠。

第三个,竹茹可以应对痰热中风。

《医林纂要》这本古书就说,此药能“开气化之阴郁,以达之膻中”。中风患者,如果证属痰热,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语,这个时候考虑用诸如。当然这个离咱们普通百姓比较远,我也就不多说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还想看:

肺炎,气管炎,感冒咳嗽,*痰,肺部炎症重要方子非他莫属

大家都在用的祛痰利咽药物玄麦甘桔颗粒可以用来治疗*痰吗?

嗓中痰,就是肾中火!治“咽喉异物感”的方子,去虚火除黏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