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药中的ldquoGPSrdquo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http://www.yangguizhe.com/
我们经常说,一帖合格的中药方子,就像一支*队。一支*队想要打败敌人,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可以派出大兵团,和敌方正面对抗;也可以派出小而精的尖刀部队,完成敌后作战;我们也可以掏出重火力部队,对敌*的势力范围进行无差别打击;也可以派出狙击小组,直取敌方首脑。

中药方子就像一支*队

中药方剂和疾病的斗争,就如同两*对垒,根据疾病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段,以达到同一个目的——让患者恢复健康。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为什么呢?因为敌人总是狡猾的。医生就如同*队的指挥官,要和患者的疾病斗智斗勇。由于每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一位患者身上的疾病,都相当于向医生发起了从未见过的挑战。这就对中医医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至少,我们的武器库中的选择要充足。医生和指挥官一样要斗智斗勇作战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自然是对方位的把握了。不能说敌人攻打过来了,我还摸不清南北,这真是指挥的耻辱。光指挥官能认清方位也不行啊,我们需要让我们手底下的*队,能正确的找到敌*的位置,和敌*交战,这要依靠什么呢?放在古代是地图,是指南针,是罗盘。放在现代,就是GPS了。在人体中,疾病会出现在哪些部位呢?任何一处都有可能。在上的有头面和上肢,在下的有下肢。在前的有胸腹,在后的有腰背。在外的有皮肤、肌肉、关节,在里的有五脏、六腑。对于中医来说,还有一些更加特殊的病位,比如疾病在经络,在血脉等等。不同病位的疾病,考验着每个中医师的临场决策和发挥。比如说,一位患者的疾病病位在头面,医生肯定不能开个作用在脚上的方子吧。一位患者的疾病病位在关节,医生也总不能开个作用在脏腑的方子吧。虽然中医学讲究整体观念,但是治疗还是应该直达病所。那么,哪些药物就像一个GPS,能够带领着方子中其他的药物,直捣*龙呢?这类GPS药物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引经药”。为什么叫引经药呢?因为中医认为,人体主要是由脏腑经络系统所调控的,而药物是有归经的,这些归经决定了药物药效的走向。比如人参主要归肺、脾、胃经,柴胡主要归肝、胆经,地*主要归肾经。但是一张方子里,那么多药物,每个药物都有不同的归经,药效就不会集中。就好像一支*队里,不同的小队朝向不同的方位出击,就变成了一盘散沙。“引经药”就起到了把这些部队整合起来,力往一处使的作用。而且往往只需要非常少的剂量,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我们已经拟定了一张方子,有十多味药物,这些药物看上去杂乱无章,一盘散沙,如果我们要让它大部分的药力都作用于肺脏或者肺经怎么办?那我们可以使用苏子、辛夷、桑白皮这些药物。如果想作用于大肠或者大肠经呢?可以使用枳实、大*等药物。同理,引经药中还包括,白芷、葛根之于胃/胃经,苍术、白术之于脾/脾经,*连、细辛之于心/心经,木通、竹叶之于小肠/小肠经,羌活、藁本之于膀胱/膀胱经,肉桂、知母之于肾/肾经,柴胡、青皮之于胆/胆经,乌梅之于肝/肝经。除了把大部队的力量导向脏腑、经络的“引经药”以外,还有一些GPS药物,可以把药物的趋势改变。比如让药力趋向于人体上部的,可以使用菊花、桔梗等;趋向于人体下部的,可以使用杜仲、牛膝。趋向于外表的,可以使用桂枝、蝉蜕、姜*等;趋向于内里的,可以使用龟板、磁石等。还有一些药物可以使药力作用于特定的某个部位。这些药物就仿佛一把狙击枪,能够让药效直达病所,深受许多医生喜爱。比如作用于头面的川芎,作用于目的蔓荆子、决明子,作用于鼻的苍耳子和辛夷,作用于颈的葛根,作用于背部的羌活、独活,作用于筋肉的木瓜等等。这些能够改变药物作用方向的GPS药物,是许多名方、偏方、古方的点睛之处。许多患者在拿到医生开具的处方时,往往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会有一味药物开那么小的剂量?这类药物往往就是上文所说的GPS药物。开这么小的剂量,为什么还要开?因为它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那又为什么不开大剂量?因为这味药只是一个助手,不能喧宾夺主。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明白它的作用了吗?

-End-

青竹老师已正常出诊,预约请添加助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