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脏腑辨证治疗痤疮没效,六经辩证论治效果喜 [复制链接]

1#

任何一种疾病,不论简单的感冒还是复杂的癌症,必然有发病的部位和虚实寒热。即我下边所说的“病位”和“病性”

不论多内科,妇科病,皮肤病甚至外科病都有自己的发病部位,即不在脏腑,就在皮肤肌肉筋骨,要么就在胸腹腔里。然而我今天所说的病位是病邪聚集导致疾病发生的部位,并不是疾病表现出来的部位,比如说脉沉滑的便秘,导致的痤疮,病邪的部位在大肠,虽然表现的部位在面部,我们不能用银翘散、枇杷清肺饮等治疗表证的辛凉解表法,应该用下法治疗,大承气汤即可。如果用辛凉解表法,是很难见效的。

枇杷清肺饮:枇杷清肺饮,出自清·《医宗金鉴》。


  枇杷叶二钱(9克)、桑白皮二钱(9克)、*连钱(6克)、*柏一钱(9克)、人参三分(6克)、甘草三分(6克)


  水煎服。宣肺,清热,化湿。


  主治面部粉刺,色红疼痛,破出白汁。

除了表热,里热,还有半表半里的热,这类热容易得带状疱疹,脉沉弦,病邪的部位在人体之里的肝胆脏,虽然病不同,但是病邪聚集的部位相同,我们仍然用一样的处方大柴胡汤即可,这就是异病同治。

热偏于表,表现的部位在皮肤肝胆经络的部位(胸胁,耳朵,大腿外侧等),不能用大柴胡汤了,在半表半里偏于表的热,脉一般浮弦数,病位靠表,可以用小柴胡汤加牛蒡子连翘之类清解肝胆经热。

我们下一讲谈从三阴病治疗痤疮

本文章摘自鄙人拙作《从病位论治疑难杂病》,非作者同意请勿在其他平台转发,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也是一种美德。

往期精彩回顾▼

秦巴草药知识分享第三讲:止咳平喘的猫儿伞

带下*,妇科易感染,都是内热吗?吃清热药乏效,温阳或可见功

肥胖不仅分虚实,还要分病位,药力直达体表,瘦得快不反弹

名医经验实践录:从中医病位学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的放矢才有效

纪东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