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药-穿心莲
清热解*,凉血,消肿,燥湿。
??????
“花形似莲,其花蕊穿心而过”,这是《中华药海》对穿心莲的药名的解释。
本品原名春莲秋柳,有“同一本有叶两种,春季所发叶似莲叶,秋季所发叶似柳叶”之释名。异名有以形命名者,如榄核莲,其蒴果长椭圆形,形似橄榄核,花似莲,故有榄核莲之名;其味极苦,故以味命名的异名居多,如苦胆草、苦草等;以其功命名者,有一见喜,以示其清热力强,热证遇之则愈;还有斩龙剑之名,则示其有解蛇*之功,能治*蛇咬伤。
穿心莲的模样
穿心莲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50~80厘米,4棱,下部多分枝,节膨大。穿心莲的叶卵状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1~2.5厘米,顶端略钝。穿心莲的花序轴上叶较小,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集成大型圆锥花序;苞片和小苞片微小,长约1毫米;花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有腺毛和微毛;花冠白色而小,下唇带紫色斑纹。
穿心莲的作用
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
清热解*,凉血,消肿,燥湿。
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本品苦寒降泄,清热解*,故凡温热之邪所引起的病证皆可应用。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可单用,如穿心莲片;亦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同用。
2.肺热咳喘,肺痈吐脓,咽喉肿痛
本品善清肺火,凉血消肿,故常与*芩、桑白皮、地骨皮合用,治疗肺热咳嗽气喘;与鱼腥草、桔梗、冬瓜仁等药同用,则治肺痈咳吐脓痰;若与玄参、牛蒡子、板蓝根等药同用,常用治咽喉肿痛。
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
本品苦燥性寒,有清热解*,燥湿,止痢功效,故凡湿热诸证均可应用。主治胃肠湿热,腹痛泄泻,下痢脓血者,可单用,或与苦参、木香等同用;用治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多与车前子、白茅根、*柏等药合用;治湿疹瘙痒,可以本品为末,甘油调涂患处;亦可用于湿热*疽,湿热带下等证。
4.痈肿疮*,蛇虫咬伤
本品既能清热解*,又能凉血消痈,故可用治火热*邪诸证。用治热*壅聚,痈肿疮*者,可单用或配金银花、野菊花、蚤休等同用,并用鲜品捣烂外敷;若治蛇虫咬伤者,可与墨旱莲同用。
煎服,6~9g。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外用适量。
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经典古籍
/p>
1.“能解蛇*,又能理内伤咳嗽。”
——《岭南采药录》
2.“清热解*,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泉州本草》
“打假”穿心莲
穿心莲
花蔓草
穿心莲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之一,因它清热解*的功效被人们熟知,当它作为一种蔬菜而进入人们视线之后,便因它爽滑可口、没有中药味却有着养生功效而被人们追捧。可是,穿心莲明明不是国家规定的可以药食两用的中药,怎么就突然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了呢?原因很简单,我们餐桌上的并不是真正的中药穿心莲,它是一种被叫做花蔓草的盆栽花卉。
其实穿心莲和花蔓草在外形上有很大的不同,只是由于我们接触到的鲜的穿心莲比较少,才会被花蔓草所顶替。
中药的临床运用需在医师专业辨证指导下方可取得疗效。因涉及中医用药的专业性,患者需在有经验医师指导下服用,切勿自行配伍!
参考文献
[1]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薛丽君.中药材百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针灸知名专家白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