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特指原发性高血压,并不包括继发性高血压。本病是由于小动脉病变逐渐发展成动脉硬化的病变。随着患者疾病的不断加剧,进一步导致全身小动脉硬化、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等。本病可包括临界高血压(血压为~/91~94mmHg)和临床高血压(血压超过/95mmHg)(1mmHg≈0.kPa)。早期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颈部发硬、心悸、耳鸣、易怒;随着疾病不断进展,可产生心脏、大脑和肾脏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危象等,从而出现各自不同的临床表现。中医学认为此病属于“肝阳”“肝风”“眩晕”等范畴,多因肝阳上亢、心火上炎、阴虚火旺所致,并逐步引起肝肾阴阳失调,转为阴虚阳亢、肝肾阴虚甚或阴阳两虚。治宜选用清热平肝、滋养肝肾、宁心安神、活血化瘀、镇肝潜阳、育阴补阳的中药方剂。处方1 钩藤煎 钩藤30g。上药加水ml,以文火煎煮20min取汁,每日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用于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处方2 莱菔子浸膏 莱菔子适量;取莱菔子水蒸后过滤,浓缩成浸膏,晾干研粉过筛,加入50%乙醇,搓制成中药颗粒;再与0.5%硬脂酸镁混制成药片,每片重0.3g(约含生药6g)。治疗时每次5片口服,每日3次,连用1个月为1疗程。 降压、泻火;用于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处方3 复方槐花降压汤 槐花、桑寄生各25g,川芎、地龙各15g。上药加水煎2次,分次口服;每日1剂,连用15剂为1疗程。 清肝活血,养阴潜阳;主治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高血压。 方中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可以清理肝火;单用槐花15g,煎后代茶频饮,也能治疗高血压病和及预防脑出血;现代药理研究已证明,槐花具有降压和降血脂作用。桑寄生味甘苦、性平,归肝、肾两经,能补益肝肾、养血祛风,可用于肾阴不足、风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川芎味辛、性温,归肝、心两经,能活血散瘀、行气开郁,故可治疗各种不明原因的头痛。地龙咸寒,亦归肝经,具有清热平肝、息风的功效。处方4 清降汤 桑白皮、地骨皮各30g;上药先浸泡30min,水煎30min左右,每剂水煎3次,取汁混匀后,每日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剂,连服20天为1疗程。对阴虚口干者,宜加用生地*、玄参;头昏头痛明显者,宜加用天麻、钩藤;伴有手指发麻,可加川芎、牡丹皮;血脂增高者,宜加入生山楂、泽泻、竹沥、半夏同煎。 清肝降火,滋阴凉血;主治原发性高血压,证属肝阳上亢或痰火上扰者,经常出现头痛、眩晕、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腻、脉弦等。 此方以治疗肝阳上亢和痰火上扰的效果更好。方4中桑白皮有清肝润降之功效;地骨皮治“客热头痛”,二药伍用能发挥明显的降压效果。(温馨提示,以上配方必须经过,专业医师诊断以后方可使用,个人不得私自用药,不然后果自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