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水肿,大家并不陌生。有些人晨起洗脸照镜时会发现自己眼皮肿、眼袋肿、脸颊肿。这恼人的水肿背后,到底藏着哪些秘密?
其实水肿是慢性肾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发现水肿后,去医院检查才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患者如果尿液排泄减少,会导致体内总的液体蓄积增多,这些多余的液体便会渗透到人体的组织间隙中。眼睑组织间隙大,容易储水,因而慢性肾炎早期常表现为眼睑浮肿。
但在慢性肾炎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并未完全丧失,人体内潴留的液体量有限,症状并不明显,如不加重视,很可能忽略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长此以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逐步下降,肾小管的作用也会随之被破坏,人体内液体量变得“超饱和”,颜面、脚踝、小腿均可能水肿,甚至全身水肿。
中西医认识
西医认为:慢性肾炎的常见诱发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感染。许多病*或者细菌的感染会并发肾小球病变。
2.用药不当。长期使用肾*性药物会导致肾小球功能受损。
3.过度劳累。长时间缺乏休息容易引起肾小球肾炎。
4.遗传因素。某些肾炎是由于遗传缺陷引发的,有肾炎家族史者需要格外注意。
中医观点:中医古籍中没有“慢性肾炎”之名,根据其相应症状可归属于中医“水肿”“尿血”“虚劳”“腰痛”等病范畴。针对水肿症状,中医认为治疗时一方面要恢复损伤阳气,可通过增加衣物保暖、适当运动等方法来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对于已形成的积水,可以通过“开*门,洁净府”,即采取发汗和利小便的方法来祛除。这样患者五脏的阳气就能得到输布,继而水液能够正常运行。
日常养护
慢性肾炎患者除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规律复查与治疗外,生活起居的管理也甚为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鼻腔、口腔、皮肤等感染。
2、防过敏:尽量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虾、蟹、贝类等。
3、避免肾损伤:慎用可能造成肾损伤的药物、食物,不随便听信所谓的秘方、偏方。
4、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尽量不食用高嘌呤食物,减少肾脏负担。
食疗方
下面介绍一道可以益气健脾、利尿消肿的美味食疗方——桑白皮赤小豆鲫鱼汤。
原料:桑白皮10g,赤小豆20g,鲫鱼1条(约g),油、盐、姜等调料适量。
做法:鲫鱼去鳞,剖腹去内脏,洗净,加上料酒腌渍片刻。赤小豆加水煮至六成熟。桑白皮用水浸泡30分钟左右。锅内加油烧热,放入鲫鱼、赤小豆、桑白皮、姜片、葱段,大火煲沸后转小火煲2个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排脓之功,适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尿赤、痈肿疮*等症;鲫鱼具有益气健脾、利尿消肿、清热解*之功;桑白皮可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常用于治疗肺热喘咳、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本药膳适合慢性肾炎有水肿症状者食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