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能根治吗?很多患者在找云太医叶枫主任看诊时,提出这个疑问。云太医叶枫主任表示,如果是以雾化吸入解痉、平喘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治疗哮喘,根治的可能性不大,反而需要长期或定期服药,才能压住哮喘。要想治好哮喘,必须从根上解决。为什么这么说呢?要想理解这句话,就得从哮喘的病因病机谈起,知道它是怎么得的,才谈的上从根上治疗。哮喘,中医的辨证分型云太医叶枫主任为了防止我们听不懂,特意用简单朴素的话解释了哮喘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哮喘隶属于中医的“哮证”“哮病”,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哮喘肯定会有哮症,但不一定有喘症,有些特殊患者发病时,是不会喘的。具体来看,云太医叶枫主任表示哮喘在中医上主要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两大类,但在临床上,中医治疗的患者多是发作期患者,因为缓解期的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不愿意就医或者是直接吃西药,再复发了才来看病,这也导致患者错过了黄金治疗期。在发作期,云太医叶枫主任把哮喘分成了四个证型:寒哮发作时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紧迫,喉中哮鸣,胸闷憋气,咳嗽,咯吐白色泡沫样痰或清稀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风遇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质淡,苔白润或白滑;或伴有恶寒重、发热轻。热哮发作时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气急,喉中痰鸣如吼,烦闷不安,咳嗽阵作,咯痰色黄或黏白,质稠厚,咯出困难,汗出,口干欲饮,不恶寒,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等;或兼发热重、恶寒轻。风痰哮发作时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喉中痰鸣,胸闷咽阻,呛咳,咯吐白色泡沫稠痰,恶风畏寒,同时可见到喷嚏连作,鼻痒,咽痒,口干欲饮,舌质暗红,苔白或苔黄。虚实夹杂发作时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胸闷气急,喉中哮鸣,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咯痰色白,咯出不爽,气短神疲,舌淡,苔白;或兼遇冷则喘重,自汗,恶风,面色?白,反复感冒;或见脘腹胀满,纳呆,便溏,乏力;或兼遇劳则致气喘加重,动则喘甚,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云太医叶枫主任进一步强调到,哮喘一定要分清楚证型再治疗,很多西药在证型上很模糊,有的药不管你是什么证型,只要是哮喘都能用,这是不对的,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只把病压住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停药,该复发还是复发。中医治疗哮喘医案一则为了进一步解释中医是如何治疗哮喘的,云太医叶枫主任随便从病历本里挑出了一个病历,展开讲解了一下。患者李女士,45岁,确诊哮喘6年有余,第一次找云太医叶枫主任看诊时,反复喘息,喉中哮鸣,胸闷,平卧时明显,咽喉不适,声嘶,恶寒,神疲乏力,稍心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云太医叶枫主任解释道,这就是典型的风痰哮,应以止咳平喘,祛风解表,宽胸理气为治,给与处方:石膏、杏仁、炙麻黄、僵蚕、蝉蜕、地龙、枳壳、瓜蒌皮、桑叶、平贝母、桔梗、玄参、枇杷叶、桑白皮、防风、荆芥、法半夏、甘草。为什么这么开方?云太医叶枫主任解释道:患者的病程长达6年,结合喉中哮鸣,胸闷,干咳等症,考虑因素体不足,风痰伏肺,久郁化热,肺失宣降,气道挛急所致,所以用麻杏石甘汤为基础方来辛凉宣肺,清肺平喘。麻黄辛苦温,开宣肺气以平喘,解表散邪;石膏辛甘寒,清泻肺胃之热而生津;这两药合用,宣肺的同时还能清肺,再加上枇杷叶、桑叶、平贝母,起到了清肺止咳,润肺生津的作用,与玄参配伍,也可以清热滋阴。杏仁苦降肺气,止咳平喘,既可以帮助石膏沉降下行,又能协助麻黄泻肺热,甘草调和诸药;考虑患者受风寒后病情加重,表邪偏重,所以又加入了荆芥、防风、桔梗、枳壳,取荆防败毒散之意以祛风解表;胸闷予枳壳、瓜蒌皮、法半夏理气宽胸;患者咽喉不适、声嘶等症状,则用蝉蜕、僵蚕、桔梗三药来宣肺利咽。此方配伍得当,又对患者症状有针对性,患者服用过后哮喘果然得到了控制。从病历本可以看出,患者在云太医叶枫主任这里先后调整了3次药方,哮喘就已经好转了,随访半年没有发作。但这个患者真的得到了根治吗?云太医叶枫主任解释道,药物治疗只是起到了干预疾病,调理身体的作用,要想彻底不发作,患者平时也需要做到不急躁、不贪凉、情绪稳定、加强锻炼,但哪怕是患者做不到,经过中药调理的哮喘患者如果再复发,症状也不会那么明显了,这就是从根上治疗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