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是由肺和气道排出的黏液,其浊而稠者为痰,清而稀者为饮,此皆有形之痰。《景岳全书·杂病谟·痰饮》认为,《内经》只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痰证之名始于《金匮要略》,痰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饮清沏而痰稠浊。饮为水液之属,凡呕吐清水及胸腹膨满,吞酸嗳腐,渥渥有声等水谷不化,停积肠胃即为饮,故由胃内排出之黏涎,亦称痰饮。除了肺失宣降、脾失健运之外,肾阳不足,或肾阴不足,肝失疏泄,三焦不通,心阳不足等,皆能聚湿生痰,再加上寒凝、湿郁、热灼、燥结、风扰等六淫因素,便形成了痰或饮。可见望痰饮对辨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你吐出的痰是什么症状?
1、热痰
痰*黏稠,坚而成块,因热邪煎熬津液,灼炼成痰之故。因为心主火热,故《张氏医通·诸气门·痰饮》和《望诊遵经·诊痰望法提纲》都认为,坚而成块者是热痰属心经,而临床上多见于肺热。除*痰外,其色赤、色黑亦可能属热痰。《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曰:“在心曰热痰,其色赤,结如胶而坚。”
2、燥痰
痰少而黏,难于咳出,或痰中带血丝,或咯出如米粒而色白,或有少量泡沫痰,甚者干咳无痰。此因阴虚肺燥,或秋燥伤肺,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曰:“在肺曰燥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热,悲愁,脉必涩。”临床上当分外感燥邪,和内伤阴虚。《杂病源流犀烛》又有“郁痰”之说,亦稠黏难咯,伴有毛焦,咽干,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枯骨,乃火痰郁于心肺间,久则凝滞胸膈。
3、老痰
吐痰形如败絮,色如煤炲,或黏稠如胶,皆为老痰。《望诊遵经·诊痰望法提纲》曰:“老痰胶。”“形如败絮,色如煤焓者,悉老痰之容。”《张氏医通·诸气门·痰饮》认为“老痰”积于胸膈作痞,亦可流滞于经络四肢。《丹溪心法·痰十三》认为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是老痰。也有人认为老痰即郁痰,由火邪熏于上焦,肺气被郁,津液凝而成痰,积久胶固而得名。《医学入门·卷九》认为燥痰日久亦成老痰。二说可并行不悖,总之,年深日久之顽痰即属老痰。
好了,闲话不多说了。现在,我再给你讲一个药对配伍的小知识。它很实用的。
你准备中药桑白皮10克,陈皮6克。两味药,你给它洗净了,切成粗末,然后放在茶壶里头,用沸水冲泡代茶饮。一天之内反复续水,直至味淡。每天一剂。
这个办法治什么呢?治因为肺中有热导致的*痰、黏痰、老痰。
这个方法啊,我是从一个在基层行医的老朋友那看到的。他早年吸烟,肺、气管不太好。后来等年纪大了,就总咳嗽,*痰、黏痰挺多。他虽然后来戒烟了,但气管和别人比,还是不好。
有一回,我到他那里喝茶。我看他自己的茶壶里头,泡两味药。仔细一瞅,就是桑白皮和陈皮。我问其中的原委,他说,他拿这个清清肺,把痰往下排一排。
后来,我仔细研究这两味药的配伍关系。我发现,桑白皮和陈皮是常用的药对,是相对固定的搭配。
这个桑白皮啊,它其实就是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它性味甘寒,入肺经和脾经,善于清热泻肺,对肺热所导致的*痰、黏痰、咳喘,有很好的调治效果。这类人主要的特点是舌红苔*腻,有的人甚至脸红、皮肤蒸热。痰黏稠色*而有腥臭味。这个时候,用桑白皮就对了。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桑白皮有明确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还可以有效降压、利尿。
陈皮,我们都知道,性味辛苦温,入肺经和脾经,善于燥湿化痰,还能行肺通肺。它和桑白皮配合,既能化肺中之痰,还可以通过健脾来杜绝生痰之源。陈皮虽然性偏温燥,但是有桑白皮的制衡,就不会有太大影响。
所以说,这两味药配合在一起,是化解肺热、肝火犯肺所致的*痰、黏痰、老痰的好办法。
当然,如果说你的痰很多,色白、量大,舌不红,苔不*,遇寒则加重,那要用别的方法了。再用桑白皮,那就是雪上加霜。所以,要辩证地看问题。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推荐:
肝一“硬”,屁就多!别以为爱放屁是通畅,或许是肝在“求救”
艾草的三种秘密功效
夏季就要多吃4种瓜,祛湿解暑,一年身体少生病!
一把马齿苋,我的膝关节疼痛消除了,大伯的积液也没了!
三味药泡水,治心闷、心慌、心跳乏力!老一辈中医人的传承
今日热点推荐,必看!
提醒大家!癌症晚期剩下三个月,将死之人靠它活了33年,癌症克星的第一物
转告父母!核桃什么时间吃最好?医生:吃对是“长寿丹”,吃错是“催命符”,切勿忽视
提醒大家!身体2个地方发硬,脑梗来临!早发现早预防!
劝告大家!癌症“福音”:农村“最脏”的野菜,有抗癌功效,农村人却嫌它脏不愿吃
告诫家人!身边的“消炎药”发现了,浑身都是宝,坚持每天吃,不感冒不咳嗽,切勿忽视
劝告大家!此物滚水都煮不死,吃了没营养还会生病,别舍不得扔掉!
转告父母!专治牙痛、牙龈肿痛发炎小偏方,好用又有效
告诫大家!女性不想老的太快?常吃3种野菜,美容养颜,帮你排出体内垃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