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清朝男人的辫子多久洗一次为何英国传教士直
TUhjnbcbe - 2023/8/15 21:25:00
刘云涛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4_comments.html

清朝人男人的辫子多久洗一次?这个问题大概是很难找出标准答案的。

这就好比现代有的人一天一洗,有的人三天一洗,都属于个人习惯问题,只是放在古人身上,往往会因为古代缺乏现代性的洗发品,而令人充满了不太友好的遐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见古人对“发肤”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升到了孝道的高度,而“孝”是古代社会道德观里面仅次于“忠”的。如此重视“发肤”,那么自然就必然会对其认真保护。

到秦汉时,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就曾写过一本叫做《沐浴经》的书,内容十分详尽的介绍温泉沐浴方法,防治疾病以及功效药用。那么有人一定会说,这书介绍的是沐浴,不是洗头啊。

其实呢,沐和浴是分开的,《说文解字》中言:沐,濯发也。所以说,沐也就是洗头发的意思。在《诗经·小雅·采绿》中曾提及:“予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用现代汉语说就是一个妹子说自己头发都打卷了,要回去洗个头!

古人是十分重视洗头的,官员放假叫做“休沐”,通俗理解就是放假回家洗头发洗澡去,毕竟古代男女头发都长,梳理起来颇为麻烦,洗起来也自然需要一番功夫。

别小看古人打理自身毛发的意志,我们知道古代男子都是流胡须的,而贵族们为了保持胡须漂亮的“造型”,晚上睡觉都要带“须套”的。所以说,古人是不可能容忍长时间不洗头的。

而且古代洗发用品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匮乏,只是没有现代工业产品效果那么好而已。常见的有皂角,草木灰,还有土法制得的纯碱(碳酸钠),木槿叶。更早的洗发用品可能就是淘米水了,《礼记》里就有这类秦汉贵族用洗涤谷米的水来洗头的记载。除此之外,还有茶籽、桑白皮,柏叶,桃枝,芝麻叶等。由此可见,古人在开放洗发用品上面是十分积极地,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对洗头这件事情的重视性。

及至清代,因为满洲贵族强制推行的“剃发令”,在要头还是要发的选择中,汉人们选择了前者,打破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信仰,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开始放浪形骸,不管不顾也不洗头了。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段:

袭人说:“我要照看他那里不照看了,又要他那几个钱才照看他?没人讨骂去了”。说着便起身至那屋里取了一瓶花露油并些鸡卵、香皂、头绳之类,叫一个婆子来送给芳官去,叫他另要水自洗,不要吵闹了。

看到没,到了《红楼梦》成书的清代,已经有了可以商用的洗发用品了。既然已经形成了商品,那么自然古人在洗发方面也是有很大需求的。

虽然清代男子剪了辫子,但并不意味着辫子不能洗啊,没剪辫子的时候发量还要比剪了辫子之后多呢,而且清朝辫子的样式,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影视剧中的“阴阳头”。早先女真的发型被称之为“金钱鼠尾”,那是因为留辫子的部位只有一个金钱那么大,所以这么少的发量打理起来应该是很方便的,当然形成这种发型,也跟女真的生存环境有关,在生存不能保障,生产不能养活的白山黑水之间,自然需要这样的发型。

但随着清统一天下后,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到了清朝中期辫子也开始发生了变化,蓄发量从一个金钱变成四或五个金钱,再往后年,清末时候,就演变成了“阴阳头”。

因为清朝的强制性剃发*策,使得清代的剃发业在中国古代史上空前发达,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发肤走卒,都需要“勤”剃发,如此自然也就需要在剃发之后洗头啦,没道理剃头之后不洗洗的吧,毕竟一头的碎发挠到身上还是十分难受的。

当然也存在不同阶层的人,洗发的频率不尽相同,下层社会劳作繁重,也没有那么闲钱去购买“洗发品”,但用淘米水洗还是能够做到的。

至于传教士记录中的中国人恶心的辫子,一方面或许自身以文明自居,出于对这种“丑陋”发型的嘲弄,另一方面才是对当时中国个人卫生情况的吐槽。不过及至清中后期,战乱频仍,流民四起,活着已经十分艰难,洗头发自然不太可能跟太平岁月那般认真对待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朝男人的辫子多久洗一次为何英国传教士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