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年-年),生于上海市金山县张堰镇,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院中医耳鼻喉科创始人,我国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年被评为第二届“国医大师“。
干祖望五官用药:
耳:一般引经药:苦丁茶、夏枯草
耳闭气塞:菖蒲、路路通、马兜铃、柴胡
肝阳上升致疼:石决明、天麻、钩藤、荷叶、白蒺藜
肾阳虚致耳鸣耳聋:补骨脂、肉苁蓉、仙灵脾、仙茅、蛇床子、韭菜子
肾阴虚致耳鸣耳聋: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子、龟板、鳖甲
神经性耳鸣耳聋:磁石、五味子、黑芝麻、胡桃肉、葛根
鼻:一般引经药:辛夷花、白芷
风热致头疼:蔓荆子、桑叶、菊花、藁本
鼻塞、鼻甲收缩良好:升麻、葛根、石菖蒲
鼻塞、鼻甲收缩不良: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三棱、莪术
鼻塞、遇寒发作:桂枝、细辛、荜茇、荜澄茄
鼻涕量多:鱼腥草、鸭跖草、鹅不食草、金荞麦
鼻涕*浊:龙胆草、*芩、山栀子、芦根、桑白皮、白芷、辛夷花
鼻涕清白:诃子肉、荜澄茄、细辛、鱼脑石
鼻涕带臭气:藿香、佩兰
咽喉:一般引经药:桔梗、马勃
风热致疼:薄荷、山豆根、前胡、牛蒡子
热*致疼:银花、金锁匙、金果榄、土牛膝
风热致燥:蒲公英、芦根、天花粉、生石膏、大青叶
阴虚致燥:*精、玉竹、石斛、玄参、沙参、麦冬、阿胶、乌梅
扁桃体肿大:挂金灯、毛慈菇、马鞭草、白芥子
分泌物过多:天竺*、莱菔子、海蛤粉
实证作痒:茜草、紫草、荆芥炭
虚证作痒:*柏、知母
声门水肿:胆南星、竹沥、白僵蚕、赭石、皂刺、猴枣粉(小儿用)
咽喉异物感:厚朴花、山楂、沉香曲、苏梗、半夏、旋复花、代赭石、陈皮、佛手、焦麦芽
急性嘶哑:蝉蜕、射干、麻*、菖蒲
亚急性嘶哑:莱菔英、胖大海、罗汉果
慢性嘶哑:木蝴蝶、血余炭、凤凰衣、白蜜、鸡子清
口腔:一般引经药:升麻
口臭:藿香、佩兰、白芷
口疮:生石膏、人中白、蔷薇花根、甘中*
齿痛:马齿苋、红甘蔗皮、补骨脂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福慧增长吉祥安康!
动手指转发、点赞收藏和留言都是善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孔明云,男,汉族,生于年,青海省名医、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青海省老中藏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幼从师习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精湛的医疗技术,主张对疑难病的治疗采用专病专方,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减运用,如对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乙型肝炎、溃疡病、慢性肾病等均有自拟经验方,临床疗效显著。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40篇。
组成红参15克,*芪30克,桂枝15克,丹参30克,桃仁10克,炙甘草10克,苏木10克,附子10克,白术12克,茯苓24克,秦艽15克,玉竹15克。
功能益气温阳,通脉治痹。
主治心痹(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咳喘咯血,痹痛水肿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毫升,分3次口服。
方解风湿性心脏病属中医“心痹”,《素问·痹论》曰:“脉痹不已,复感受于邪,内舍于心”,说明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病理为风寒湿邪侵入经脉,致心体受损,心脉不通,心脏瓣膜损伤,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痞痛,气短喘促,甚至咳喘咯血、痹痛水肿,颜面紫绀等症状。本方照顾到心体残缺,心脉失通的病理特点,以红参、*芪益气扶正,桂枝、附片温阳强心,玉竹滋阴强心,白术、茯苓健脾助运,丹参、桃仁、苏木活血通脉,秦艽祛风通络,炙草补中兼通。全方既治本,又治标,共奏益气温阳,通脉治痹之功效。
加减心悸甚加龙骨、牡蛎、枣仁以安神镇悸;咳逆喘促属肺失肃降者加杏仁、桑白皮定喘降气;属肾不纳气者加补骨脂、蛤蚧补肾纳气平喘;咯血多者加三七化瘀止血,可酌减附子、桂枝;阴虚证象明显,减附子、桂枝加麦冬、生地、五味子滋养心阴;水肿甚加葶苈子、泽兰、益母草化瘀行水;肢体痹痛加防风、威灵仙、桑寄生宣痹通络;脘痞胀满加香附、枳壳、砂仁运脾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