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花》,莫奈,年.
莫奈在年就发现了这种漂亮的紫色小花,并且创作了这幅画作。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小花。紫菀紫菀,别名青苑、紫倩、小辫、返*草、山白菜,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下部叶匙状长圆形,常较小,下部渐狭或急狭成具宽翅的柄,渐尖,边缘除顶部外有密锯齿;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无柄,全缘或有浅齿,上部叶狭小;全部叶厚纸质,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稍疏的但沿脉被较密的短粗毛;中脉粗壮,与5-10对侧。脉在下面突起,网脉明显。花冠蓝紫色,秋季开花,头状花序多数,径2.5-4.5厘米,在茎和枝端排列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有线形苞叶。总苞半球形,长7-9毫米,径10-25毫米;瘦果倒卵状长圆形,紫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紫菀多生于海拔-米的低山阴坡湿地、河边、山顶和低山草地及沼泽地,耐涝、怕干旱,耐寒性较强。国内主产于河北、内蒙和东北三省等地区,在国外朝鲜、日本等地亦有分布。可栽培供观赏泌蜜丰富,花期也为蜜源。还可作梅花鹿的饲料。紫菀外型似小菊花,但呈现出温柔清雅的淡紫色,朴实而美丽。但返*草之名听上去颇具传说意味,这种植物花卉的从园艺角度来说,紫菀的花色虽然好看,但花瓣未免稀疏,观赏价值并不大。药用价值紫菀根和根茎入药,味苦,性温。功能主治: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有散寒润肺、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嗽、痰多气喘、喉痹,小便不利,肺痨、咯血。药典记载:①《本草经疏》:"紫菀,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②《本草通玄》:"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③《本草正》:"紫菀,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观陶氏《别录》谓其补不足,其亦言之过也。"另外,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紫菀很容易与同科同属的其他植物产生混淆,而这些植物不同于紫菀本身,它们有很强的*性。这一问题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也特别指出过,希望医者在用药和采集时要格外小心。其中就包括‘山紫菀’,两者虽然名字相近,却是不同的植物。栖霞山植物品种的众多和繁茂也说明了生态环境的优良,同时,中草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也请大家在观赏的同时,请勿随意采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