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外感,或感受风寒、疫疬之气,引起疾病。风邪侵入人体后,郁热化火,表温升高,燥邪灼伤肺阴,引起咳呛,口吐风痰,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夜不能寐。
近期发生的流感,除咳嗽发烧外,还会引起人体胸痛,甚者,危及生命。
?一患者,春节患“流感”,初起,咽痛、风痰、胸痛,喉鸣音,痰核流注肢体,闭阻经络,而引发四肢末端抽搐。
3月5日,方以:
羌活10、蜜麻*3、射干9、煮半夏10、葶苈子10、苏梗10、藿香10、*芪30、杏仁5、厚朴10、白芍15、连翘10、丹皮10、桑白皮10、卤地菊15、石膏25、炮吴茱萸1、*连4、槟榔10。
3月7日,症状有所减轻,方以:
煮半夏10、百合15、蜜肺风草10、鱼腥草15、浙贝15、蜜麻*5、桔梗6、牛蒡子12、葶苈子10、白芥子9、苏梗9、藿香9、*芩9、*芪15、杏仁5、川厚朴10、桂枝3、白芍9、甘草3。
几日后,原方加减,加板蓝根10、射干9、僵蚕12、制胆星6(中病即止)。
?一周后,咳嗽胸痛基本消失。疫*之邪,燥火灼其肺阴,引发咽干。患者仍有咽干,肺燥。加麦冬、百合、生熟地。几日后病愈。
?近日,官方推出预防方剂(仅供参考):
?以上仅供参考。
?清明节,在山西又叫寒食节,原本两者并非同一节,清明在寒食节后3天,由于相近,后人将其合二为一。寒食节是为纪念烧死在山西绵山的介子推,当日禁烟火,食冷饭,故称寒食节。而清明节,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气清景明,万物皆生,而名清明。
自周朝开始,清明节人们插柳、踏青、扫墓,祭典先人。在中国人心中,人们相信先人的灵*不灭,亲人的爱也不会消失,只是换了人间,去了天堂。所以,才会表达哀思与纪念。
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今世的尘缘已尽,只能寄情于远方。
?清明
明月夜,松山岗,
孤坟起,三两两。
杨柳飘,风微凉,
桃花谢,山泉旁。
往者去,来者追,
人间世,梦一场。
——写在壬寅清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