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被誉为”东方神木”的桑树全身都是宝,在生活和中医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有几千年的养蚕史,从*帝的妻子嫘祖开始,我们的老祖先就认识了蚕儿这种可爱的小虫子,同时也认识了蚕儿的美食——桑树,桑树在中国古代有“东方神木”之称。在大众的印象当中,只知道桑叶可以养蚕,桑果可以食用,但是在中医人的眼中,桑树全身都是宝贝,桑树上的叶片、枝条、根皮、果实等,个个是治病的良药,件件都是养生的佳品!
桑叶
清肝明目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作用。适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一般用量为5~9g。对于桑叶,尤其是霜降过后的桑叶,疗效更好。
桑叶在民间有“神仙草”的美称,前段时间朋友的宝宝眼睛肿痛、眼白充血,翻开眼皮发现上眼角处有颗麦粒肿。经身边中医老师的建议,用桑叶、野菊花煮水,用水的热气熏眼睛,待水凉后服下,再配合耳尖刺血,第二天麦粒肿就消失不见了。再次熏蒸后,眼白的充血也痊愈了,可见“神仙草”的威力之大。
桑枝
祛风湿,通经络
桑树的树枝叫桑枝。《本草撮要》中记载:“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利关节,强壮筋骨的作用。桑枝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下肢骨关节疾病,以及下肢水肿常用的中药。
桑枝还可以治疗脚气,除了用作汤药外,和杜仲、牛膝、姜*、木瓜等中药一起煮水,经常泡脚,会觉得脚底光滑,走路轻快,关节灵活,并可以除脚臭,治脚气。
桑果
滋阴补血
桑果就是我们常吃的桑葚,每年4~6月份变红后采收,既可以做成桑葚干食用,还可以制成桑葚膏、桑葚酒和桑葚果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桑葚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养肝肾的作用,尤其适合女性服用。经常食用可以乌发明目,养心安神,抗衰老。对于阴亏血虚之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及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达生君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玫瑰桑葚养颜茶,取玫瑰花3~5朵、桑葚干3~5颗、红枣片适量,用开水冲泡。经常服用此茶,可以疏肝理气、淡化色斑、美容养颜。
桑白皮
化痰平喘
桑白皮是桑树的皮,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味甘、性寒;归肺、脾经。具有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泻下通便,利尿通淋以及止血的作用。是治疗气管炎、哮喘、水肿、糖尿病,鼻子出血的常用中药。
桑白皮不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可以作为人们厨房中的食物配料,做成很多的养生美食,比如桑白皮茯苓猪骨汤、桑白皮芦根饮等,集保健与营养于一身。但日常食用桑白皮也有一定的禁忌,比如肺虚无火力、风寒咳嗽的人群是不宜服用的。
桑螵蛸
补益肝肾
桑树还有一个宝贝,就是桑树上面螳螂产卵时所用的卵鞘,也是一味中药,又名桑螵蛸。桑螵蛸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对于腰膝酸疼,骨关节退化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无力、走路腿软等症,经常会用到桑螵蛸。桑螵蛸还可以调经,治疗女性崩漏、先兆流产,都有很好的效果,是安胎方中最常用的中药材。
桑树是我们身边非常常见的一种树木,它的一生都有药用价值,从枝条到叶子再到果实,而且不同部位的功效也都不一样,可谓全身都是宝。4~5月是桑果成熟的季节,一颗颗如红宝石般的果子既美味又营养,带上家人和孩子去认识下这“东方神木”吧,去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文
龚雪
编辑
田志忠
排版校对
胡朝阳郝艺妍
粉
丝
福
利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