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之起因,多由于风邪客于上焦,在急性期,可用疏散而愈。但有些患者,因肺气虚馁或肺阴不足,抗病力较弱,时常感冒,鼻炎反复发作,久之,则成为慢性鼻炎。
对本病之治疗,必须内服补肺方剂,外用局部药物,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方能收满意的效果。
01内服方
凡慢性鼻炎患者,有畏寒,怕风,容易感冒,气短力乏等肺气虚弱证象,脉象浮弦或偏小,舌苔不*腻,舌质不绛者,
可用加味玉屏风散:*芪、白术、防风、炙甘草、苍耳子、辛夷、生姜、大枣。
如本病患者有咽部潮红、喉间干燥、口干、盗汗等肺阴不足之证,脉象浮数或弦而带数,舌苔少或舌质绛者,
宜用养肺通窍汤(自制):南沙参、北沙参、麦冬、川百合、生甘草、蝉衣、辛夷、苍耳子、玉竹。
以上二方所列症状不必一一俱备,只要辨清气虚、阴虚即可,药物可按具体病情加减,如属气阴两虚,两方适当配合。
02外治方
①麻甘散:麻*、甘草各等份,共研极细粉,每次用药粉如小豆大,嗅入鼻中,1日4次。
本方适宜于慢性鼻炎,经常鼻塞流涕或不流清涕者。
②鹅不食散:鹅儿不食草1味,研成极细粉,每次用药粉如米粒大,嗅入鼻中,1日4次。
本方适宜于慢性鼻炎,鼻塞流*水或流*涕者。对部分病例有小鼻息肉者亦有效。
③月栀散:黑山栀、硼砂(用量为山栀的1/3)共研极细粉,每次用药粉如*豆大,嗅入鼻中,1日4次。
本方适宜于慢性鼻炎有鼻出血者。
在治疗期间必须严禁吸烟,预防感冒。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五官科卷》,单书健、陈子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8。
慢性鼻炎多由伤风之后,余邪留于肺经,肺气不清,缠绵不愈而成。
其症鼻塞流涕,左右交替,涕色或*或白,涕质时稠时稀,鼻孔干燥,前额痛胀,平时容易伤风,伤风期症状加重。中医属“鼻渊”范畴。
余治此症,悉以苍耳子散(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合甘桔汤(甘草、桔梗),加*芩、桑白皮、麦冬、枇杷叶宣通壅滞,清解肺热。
口不渴,去麦冬;口干甚而舌苔*,加芦根、生石膏;头额昏胀,加桑叶、杭菊;涕中带血,加黑山栀、炒丹皮、茅花;涕味腥臭,加鱼腥草。
一般服药30剂,即可痊愈。
02若鼻流*浊涕如脓,其味腥臭,嗅觉减退,头痛脑胀,为胆热移于脑所致,俗称“脑漏”,可服《医宗金鉴》藿香丸(今名“藿胆丸”)清其胆热,每次5g,1日3次,温开水送下,连服半年,可望根治。
有的患者,兼有头昏眼花,精神不振,容易疲劳,为病久中虚,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需合入补中益气汤服之。
慢性鼻炎兼鼻息肉(鼻痔)者,是由肺气不清,风湿郁滞而成。
内服辛夷散6g,1日3次,外用王旭高先生“鼻痔验方”,以硼砂10g,雄*3g,冰片0.3g,共研细末,抹鼻,1日3~4次。有的病例,只须外治,亦能消退。
03慢性鼻炎兼有“囊肿”(“痰包”)者,亦以苍耳子散加味治效。
如一王姓患者,男,17岁,鼻塞流涕,或*或白,有时带血,其味腥臭,病已2年,医院诊为“慢性鼻炎”,又摄片断为“右上额窦腔内囊肿”。平时容易伤风口干,脉舌如常。
按风热郁于肺经论治,方选清肺宣壅之苍耳子散合甘桔汤加味。
药用:苍耳子10g,辛夷6g,白芷5g,薄荷(后下)5g,生甘草3g,桔梗5g,桑白皮10g,*芩6g,枇杷叶(去毛)10片,丹皮6g,鱼腥草10g
连服20剂,除有眉头部胀痛外,各种症状全部消失,原方加炒杭菊6g,服10剂,眉心部胀痛亦除,摄片复查,右上额窦腔内囊肿已消失。
鼻渊而兼鼻痔,容易发现,若兼囊肿,须经西医检查才能确诊。确诊后,须手术摘除,中医内服汤药亦能消散。
苍耳子散为治鼻渊之主方,俾肺热得清,壅滞得通,故不仅鼻渊告愈,而且囊肿亦随之消失。所谓正本清源,源清则流自洁是也。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五官科卷》,单书健、陈子华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8。
三省者:睡觉,一个让你延长生命的秘方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深耕自己
入夏身体最怕6件事!(一定要注意)
君子四修:音量,肚量,胆量,心量
读书养才气,勤奋养运气,宽厚养大气,澹泊养志气
最好的生活:袋里有钱,手里有书,杯里有茶
老石更中医男科:
七首治病绝招秘方,老百姓的灵丹妙药!
早泄秘验方,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建议收藏
中医名家冷方南、姚道昌治疗阳痿经验建议收藏
六味中药,治腰脚痛久不好,是金方
神奇消炎古方“五味消*饮”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