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补益剂补气剂
TUhjnbcbe - 2022/6/2 22:36:00

补气剂

适用于肺脾气虚之证,代表方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

补气+行气——补而不滞

基础气虚证

望:面色萎白

雯:声低息短

问:倦怠乏力

切:脉来虚弱

脾气虚:食少便溏

心气虚:心悸怔仲

肺气虚:自汗恶风,易感风寒

肝气虚:两胁不舒,郁郁寡欢

其中,脾胃气虚是后天之气不足的常见证型基础。

(一)四君子汤

白术+茯苓——利水去湿,除中焦脾湿气

人参+甘草——补气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健脾益气

脾胃气虚证

人参大补脾胃之气;白术燥湿健脾;茯苓健脾渗湿;甘草益气和中。四药合力,重在健补脾胃之气,兼渗利湿浊。

理中丸:强调的是中焦虚寒,宜温补为主。既补脾胃之虚,又温中祛寒,具温中补虚之功,而治脾胃虚寒症。(干姜+人参为主)

四君子汤:重在健补脾胃之气,兼助运化,具有补气健脾之功,故主治脾胃气虚证(人参+白术为主)

随症加减:

呕吐:+半夏

胸膈痞满:+枳实,陈皮

心悸失眠:+酸枣仁

阳虚:+干姜,附子

1,异功散

四君子汤+陈皮

脾胃气虚兼气滞(陈皮行气)

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2,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陈皮+半夏

脾胃气虚兼痰湿证(陈皮+半夏——燥湿化痰)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3,香砂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陈皮+半夏+木香+砂仁+生姜

脾胃气虚兼痰阻气滞证(木香+砂仁——行气止痛,消滞化湿)

益气化痰,行气和中

(二)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

山药,莲肉,白扁豆,苡仁(补脾除湿)

砂仁,陈皮(化湿和胃)

桔梗,甘草(补脾养肺,载药上行,培土生金)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脾虚湿盛证,亦可用于肺脾气虚,痰湿咳嗽

人参大补脾胃之气,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共为君药。山药,莲子健脾止泻。白扁豆健脾化湿,苡仁健脾渗湿。砂仁芳香醒脾,行气和胃,既有除湿之功,又畅达气机。桔梗宣开肺气,通利水道,并能载药上行。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

1,七味白术散

四君子汤+藿香,木香,葛根

健脾止泻

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呕吐泄泻,肌热烦渴

(三)补中益气汤

本方侧重于脾虚之后,脾的固摄功能

活动就会出现燥热,不以体温升高为特点。

*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当归+陈皮——补而不滞;升麻+柴胡——生发清阳)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脾胃气虚证。气虚下陷证。气虚发热证。

*芪为君药,补中气,固表气,且升阳举陷。臣药以人参大补元气,炙甘草补脾和中。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益气之品升提下陷之中气。诸药合用,既能补益中焦脾胃之气,又升提下陷之气。

(四)生脉散

麦冬,五味子,人参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暑热汗多,耗气伤津(气阴两虚常用方)

人参补肺脾之气,又生津液。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麦冬+人参:气阴双补。五味子敛阴止汗,敛肺止咳。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既补气阴之虚,又敛气阴之散。

(五)玉屏风散

防风,*芪,白术

益气固表止汗

表虚自汗,易感风邪

*芪:内补脾肺之气,外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防风:祛风,御风(方名玉屏风散,谓其功能似御风之屏障,有贵重如玉之意)

(六)完带汤

健脾益气,疏肝解郁

肝脾同治

(七)人参蛤蚧散

蛤蚧,人参,茯苓,知母,贝母,桑白皮,甘草,大杏仁

补肺益肾,止咳定喘

肺肾气虚,痰热咳喘证

蛤蚧+人参补肺肾,定咳喘。杏仁降肺气以平喘,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甘草补中益气,合茯苓助君药补虚健脾以生金,共为臣药,佐以桑白皮,知母,贝母清肺润燥,化痰止咳,桑白皮+杏仁能宣肺气,通调水道。合茯苓之渗利,利水湿以消水肿。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补肺肾,化痰热,定咳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补益剂补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