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麻*10g桂枝15g干姜10g细辛6g白芍10g甘草10g半夏15g五味子10g白术20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30g紫菀15g款冬花15g
[用法]水煎3次,和匀,分3次服,1日量。
[主治]风寒束表,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兼见恶寒、鼻塞、流涕、喉痒,舌苔水滑,脉象浮紧或弦缓。
[证析]咳嗽、痰多,是本方主证;风寒束表,气郁津凝,是此证病机;其余征象,是其辨证依据。肺合皮毛,主表。风寒侵袭,肺卫首当其冲。表卫为御寒侵,毛窍收缩,则卫气不能外散,水津不能外泄,妨碍肺气宣降,气郁津凝,阻滞所属各部,从而出现肺卫、肺系、肺脏三类征象。表为寒闭,卫气不能外出则恶寒;毛窍收缩,汗液不能外泄则无汗;津凝成湿,湿滞体表则身软;脉络受寒,收引挛急则身痛;于是肺卫征象见矣!
表卫闭郁,少阳三焦气郁津凝,阻于肺系,则呈鼻塞流涕,咽喉发痒;湿滞会厌,声带变厚,则呈声音重浊,声嘶声哑,于是肺系征象见矣!肺气不能正常宣降,气郁津凝,气道挛急,则呈咳嗽、气喘;水津渗入气管,则呈痰多清稀,于是肺脏征象又见矣!痰多清稀,责之肺脾肾三脏。因为水津运行有赖肺为宣降、脾为运输、肾为气化才能升降出入运行无阻。今因肺为寒郁,水津出入受阻,进而影响脾不输津,肾命气化,于是三焦同病,水液内停而痰多清稀征象见矣。综上所述,此证之基本病理是:风寒束表→导致肺气宣降失常,脾胃运输失常,肾命气化失常→气郁津凝→成为咳嗽气喘,痰多清稀。
[病机]寒邪束表,气郁津凝。
[治法]宣肺散寒,温阳化饮法。
[应用]此方由仲景小青龙汤与五苓散加味而成。小青龙汤证若见痰多即可投此增强运脾化气作用,杜绝痰涎再停。如兼胸腹胀满,再加杏仁、厚朴、陈皮双调津气,若兼胸胁胀痛,不思饮食,再加入枳实、柴胡,即青龙汤、胃苓汤与四逆散三方合用。余在临证使用此方甚多,效果甚佳。
张恩树五紫平喘汤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名医名方第期
张恩树,医院主任中医师。
组成:紫衣胡桃10g,紫苏子10g,紫菀10g,紫丹参10g,紫石英20g(先煎)。
功效:补益肺肾,纳气平喘。
主治:喘证(肺肾两虚证)。
加减:咳痰黏稠者,加川贝母、百部、桑白皮以化痰肃肺;喘甚痰多,痰色*稠者,加金荞麦、鱼腥草、薏苡仁以清热泻肺、化痰降浊;气虚甚者,加*参;食积不化者,加焦三仙、鸡内金。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药液mL,分早晚温服。
方解:张恩树认为,肺为气之主,司呼吸,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则气息不续;肾主摄纳,乃气之根,主纳气,可助肺气肃降,故肾元不固,摄纳失常而见气不续接。因此,喘证的发生与肺肾的功能状态失和关系密切。五紫平喘汤,以五药之色紫,合用取补肾之功,临床常应用于长期喘息患者。方中紫衣胡桃即核桃仁,因表皮呈紫红色,被人称紫衣胡桃或紫衣核桃。它味甘热而润,入肺、肝、肾经,可温肺定喘、补肾纳气,解肺肾不足、肾不纳气之咳喘。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述,紫衣胡桃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痛”等功效。紫苏子有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本经逢原》记载“苏子,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痰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紫菀性温润而不燥,辛散又不伤阴,苦降而不伤气,善于开散肺郁,为疏壅滞、散外邪、降肺气、化痰浊、止咳嗽、定喘咳之要药,正如《本草再新》曰:“紫菀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紫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紫丹参不入肺经,看似将其用于喘证无理,然而肺主气,气病多久则入血,且血能载气,以紫丹参活血,气亦能畅;喘息日久,病者常见胸闷甚则刺痛,为内有瘀血之症,故久病者,加紫丹参以散瘀利气、通利心肺、平喘止咳。诚如《血证论》云“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中医学理论也有“久病必有瘀,病久入络”的观点;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可通过改善气道血流、缓解气道瘀血、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渗出、抑制炎症递质释放和IgE产生而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预防或减轻哮喘发作。紫石英有镇心安神、温肺暖宫之功效,久喘患者常出现畏寒、四肢厥冷、腰膝酸软、体倦乏力等阳虚症状,以紫石英重镇摄纳、温肾纳气,且紫石英能镇心安神,患者如诉伴有夜寐难安,加紫石英更为契合。肺气以降为顺,肾气以补为宜。上药合而为方,共奏补益肺肾、纳气平喘之效。
备注:医院杨晓明潘灯银整理。
三省者:
人到五十,两件事别硬扛,三件事不应付!
“翻脸不认人”(深度好文)
此生遇见,绝非偶然
你越对,事越错
人,看透不如看轻;事,看破不如看淡。
最积德的四件事,哪怕做过一件,也会功德无量
老石更中医男科:
有效根治阳痿的妙方秘方,对症治疗,重拾“性”福
不用小蓝丸,腰臂锻炼法,帮助男人“变强”
肾炎家传方、疗效响当当!
那些“戒撸”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治早泄、男子遗精白浊、女子带下必须说的一张小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