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暑湿严重,中医认为,湿邪最为沉重、也最为黏腻。所以很多人都感觉头重如裹,一天到晚都昏昏沉沉的,啥也不想干、周身困重,四肢也酸懒无力,甚至有些人还会关节疼痛等等。
所以说,夏季首当祛湿!
但在祛湿之前,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就是一定要先辩证你是寒湿还是湿热。那如何区别自己的体质是湿热还是寒湿呢?给大家总结了一下二点:
一、看舌苔
湿热者多见舌红苔*;而寒湿者多水饮内停,因此舌苔多白厚。
二、查二便
湿热者小便发*、且气味重,上完厕所后肛门处还会有隐隐的灼热感;而寒湿者小便清长、大便溏稀,即便是在炎炎夏日,吃上一些寒食也容易腹泻。
当然不论是湿热,还是寒湿,除湿是个关键。怎么除湿呢?治病求本,自然是要找到生湿的来源。
那么,湿气的来源源自于哪儿呢?有两个脏器我们要找找,一个是脾,还有一个就是肺。
首先,中医里面,脾是主运化水湿的,所以脾虚了,则健运有失,津液转运有碍,就会造成水湿内停。而肺主通调水道,主管疏通和调节者全身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功能。所以如果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减退,同样容易导致水湿停聚。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可补脾、益肺的除湿方——五皮散,助你从源头上祛除湿气的根源。
五皮散:茯苓皮、大腹皮、陈皮、桑白皮、生姜皮
一、茯苓皮
即茯苓的外皮,甘淡性平,专行皮肤间水湿,且利水消肿
二、大腹皮
辛散温通,善于行气导滞,又长于利水燥湿,气行水行,可助茯苓皮将湿浊从小便排出。
三、陈皮
味苦、辛,性温,苦能通泄、辛可行散,善于燥湿化痰,醒脾化湿。
四、桑白皮
味甘性寒,专入肺经,能够降泄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祛湿。
五、生姜皮
辛散温通,和脾利水祛湿。
综上,五皮合用,寒热并行,脾、肺通调,使气行则水行,则湿可除也。大家知道了吗?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轻松自在度过整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