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咳嗽有痰,是寒咳热咳燥咳还是湿咳教
TUhjnbcbe - 2023/2/28 18:22:00
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921/4699270.html

大家好,我是曹大夫,今天我们来聊聊咳嗽的话题。

从中医的角度看,“咳”是指无痰而有声,“嗽”是指无声而有痰,“咳嗽”指有痰而有声。

我们的脏腑中,肺、脾、肾、三焦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最为密切,如若功能失调,均可生成痰饮。

中医的痰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能咳出来被看到的就是“有形之痰”,而在体内没有排出来的黏稠液体则为“无形之痰”,它们产生的根源都是一样的。

所以,中医往往要配伍理肺、运脾、温肾等药,以治生痰之源;同时,配伍调理气机之药,使患者气顺痰消。

临床上,咳嗽的患者是否有痰以及痰饮的量、色等对指导诊断、治疗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何辨清风寒风热咳嗽

首先可以从痰的颜色来辨别,痰的颜色*一般代表有热,痰的颜色白一般说明有寒。

另外可以观察舌头舌质的颜色,舌头边尖颜色红一般是有热,舌头边尖白一般是有寒。

鼻涕的颜色也很关键,鼻涕颜色*和白也分别对应有热和有寒。

还可以从脉搏跳得快不快、是否发烧,以及二便的情况等等来辨别寒热,需要多多观察体会。

寒证:痰颜色白,比较清稀,寒湿重,舌苔淡白,舌头胖大有齿痕,唾液多,脸色白,怕冷,阳虚指征明显。

热证:痰*,舌红,身热,小便短少、色*,大便容易干结。

根据咳嗽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药

1、风寒咳嗽:

症状:痰稀薄,色清白,量较多,咳嗽声重,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

治疗:要温热化寒痰止咳,常用中成药有,如杏仁止咳糖浆、蛇胆陈皮口服液、桂龙咳喘宁、通宣理肺口服液等。

常用来温肺散寒化寒痰的中草药:

◇半夏,温热燥湿化痰。

◇天南星,苦辛温,温燥之性胜于半夏。

◇白芥子,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组成“三子养心汤”,白芥子辛温化痰,尤其善于化经络里的寒痰。

◇桔梗,微温,宣肺理气,宽胸化痰,寒证非常适合用,但是热证也可以用。

◇旋覆花,地上部分称为“金沸草”,化痰止咳平喘,性温,药性往下走,降肺气,软坚化痰,善于治粘痰。

◇白前,微温。

◇杏仁,苦微温,理肺气、降肺气,化痰很常用。

◇百部,微温,入肺经,有润的作用,降肺气,理气化痰。百部、紫菀、款冬都略带一点*性,都可以开肺气、理肺气、化痰,寒证用更适合,少用一点即可。

◇陈皮、橘红,性温,可以长期用。

2、风热咳嗽

症状:频咳、气粗、咽痛、咳痰稠*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热、鼻流*浊涕、口渴、头痛等症状。

治疗:清肺热化痰止咳,常用中成药有,如急支糖浆、罗汉果止咳冲剂、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川贝枇杷露、镇咳宁糖浆、牛*蛇胆川贝液等。

常用来清肺热化热痰的中草药:

◆前胡,微寒,降肺气、化痰,可以化痰热。

◆瓜蒌,甘寒,善于清热,涤痰导滞,润肠通便。

◆贝母,分为川贝母与浙贝母,都是寒凉的。燥痰用川贝,浙贝母治外感、化痰很常用,还可以散结。

◆竹茹、竹沥,都是寒的,之前介绍过鲜竹沥口服液,清痰热力量强。

◆海浮石、海蛤壳也是化痰热比较常用的。

◆罗汉果,甘凉,咽喉干燥有热可以用,清凉滋润。

◆桑白皮,有肺热时经常用,是凉的。

◆枇杷叶,微寒,有热证时用非常好,清肺热、降肺气。

一般遇到外感热证,会用到双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芩等等,配合杏仁,一定会用到枇杷叶、浙贝母。

、风燥咳嗽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

治疗:要清肺燥兼宣肺疏表,常用中成药有,如羚羊清肺丸、杏苏二陈丸等。

4、痰湿咳嗽

症状: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伴有胸闷、食少、体倦、便溏等。

治疗:要理肺健脾、宁嗽祛痰,常用中成药有,如半夏露、桔贝半夏曲、橘红痰咳冲剂、二陈丸等。

5、久咳阴伤

症状:久咳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夹有血丝,常伴有午后颧红潮热、盗汗、神疲等。

治疗:要滋肺阴、除顽痰、生津液、降逆气,常用的中成药有,如蜜炼川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

6、肺气虚咳

症状: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常由咳嗽日久不愈所致。

治疗:要益气固表、健脾补肾,常用中成药有,如固本咳喘片、百令胶囊等。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大家明白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咳嗽有痰,是寒咳热咳燥咳还是湿咳教